导言

在陶瓷制作的所有阶段中,干燥似乎是最不令人兴奋的--没有戏剧性的变化,没有塑造粘土的双手,也没有炽热的窑炉。然而,这个安静、耐心的过程对于制作出耐用、精美的陶瓷绝对至关重要。许多可能令人惊叹的作品都因干燥不当而毁于一旦,因此这个低调的步骤是我们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。

快速总结:

  • 适当的干燥可防止陶瓷制品出现裂缝、翘曲和应力
  • 粘土在干燥过程中会收缩,产生内部张力,必须加以控制
  • 作品不同部分的干燥速度不同,需要仔细观察
  • 干燥过程可能需要几天到几周不等
  • 必须控制湿度、温度和空气流通等环境因素

了解粘土和水

要理解为什么干燥如此重要,我们需要了解粘土和水之间的关系:

分子联系

粘土颗粒是板状结构,它们之间有水分子堆积在一起。当粘土干燥时,这些水分子蒸发,导致粘土颗粒相互靠近。这种移动会导致收缩,我们的炻器粘土收缩率通常为 5%-8%。

这种收缩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:

  1. 塑料阶段:粘土仍可加工并含有大量水分
  2. 皮革硬质阶段:粘土保持形状,但仍有一定弹性
  3. 骨干阶段:所有物理水分都已蒸发,只剩下化学结合水

这些阶段之间的过渡正是风险所在。如果木料的一部分干得比另一部分快,不均匀的收缩就会产生内应力,从而导致翘曲或开裂。

干燥设置:创造合适的环境

在我们的法兰克福车间,我们创造了专门的烘干空间,使我们能够进行控制:

湿度水平

湿度越高,干燥速度越慢,而这往往正是我们想要的。我们使用

  • 湿度计用于监测条件
  • 创造微环境的塑料覆盖物
  • 天气干燥时在烘干柜中给托盘加水
  • 在极端潮湿的天气里使用抽湿机

我们的目标并不总是高湿度,而是始终如一、可控的湿度,这样我们才能控制干燥速度。

空气循环

空气流动会影响粘土表面水分蒸发的速度。我们通过以下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:

  • 干燥柜中的可调节通风口
  • 可设置不同转速的风扇
  • 战略性摆放部件,确保气流均匀

过多的空气流动会导致干燥不均匀,而过少的空气流动则会导致干燥缓慢的部件发霉。

温度控制

温度既影响水分蒸发的速度,也影响粘土颗粒的行为。我们的晾晒区保持

  • 温度保持在 18-24°C (65-75°F) 之间
  • 防止阳光和热源直射
  • 防止温度急剧变化的隔热材料

针对不同形式的特殊干燥技术

不同的形状带来了独特的干燥挑战:

杯子

手柄是杯子最脆弱的部分,因为它们比厚实的杯身干得更快。对于这些部件

  • 我们用塑料盖住手柄,同时让机身开始干燥
  • 我们定期轮换部件,以确保四周干燥均匀
  • 我们有时会用湿纸巾保持手柄湿润,同时让身体跟上

碗和盘子

宽大、开放的模板在干燥时容易变形。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

  • 我们将它们倒置在完全平坦的表面上晾干
  • 我们有时会使用特殊的烘干蝙蝠,它能均匀地吸取水分
  • 在早期干燥过程中,我们会对特别宽的工件边缘进行加权处理

大块或厚块

大量表格需要额外的耐心:

  • 我们可能需要 2-3 周的时间来完全干燥一个大容器
  • 我们用塑料布搭建了 "晾晒帐篷",让湿气逐渐散失
  • 我们每天翻转工件,以确保所有表面都有平等的空气接触机会

我们在干燥过程中监测的迹象

我们的陶艺家每天都会检查晾晒的作品,以寻找:

颜色变化

粘土在干燥时颜色会变浅。不均匀的颜色意味着含水量不均匀,需要加以解决。

减轻重量

我们有时会在烘干过程中称重,以跟踪水分的流失情况。不再失重的木片可能已经准备好进入下一阶段。

温度感受

冰凉的触感表明粘土中仍有水分,而室温下的作品很可能已达到骨干阶段。

声音测试

轻轻敲击木片会发出不同的声音,这取决于木片的干燥程度--沉闷的 "砰砰 "声表示木片受潮,而更清晰的响声则表示木片已接近干透。

关键的干燥里程碑

从塑料到硬皮

通过第一次过渡,我们可以处理和修整作品。一般来说,我们会在投掷后用塑料布完全覆盖作品,然后在 12-24 小时内逐渐将其暴露在空气中。

从 "皮硬 "到 "骨干

修剪后的木片在烧制前需要完全干燥。这需要 3 天到 2 周的时间,具体取决于尺寸和环境条件。

达到骨干阶段时

  • 粘土始终保持室温
  • 颜色均匀,比湿润时浅得多
  • 表面触感温暖且完全干燥
  • 轻轻敲击时会发出清脆的声音

干燥出错时

即使小心翼翼,还是会出现干燥难题:

裂缝和我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

裂缝通常是在干燥不均匀产生的应力超过粘土强度时形成的。当我们发现早期裂缝时

  • 我们有时可以修复皮革硬质粘土上的细微裂缝
  • 我们为周围区域喷洒雾气,以均匀含水量
  • 我们会立即减缓整个干燥过程

翘曲与预防

当重力作用在仍然柔软的粘土上时,或者当不均匀收缩使作品变形时,就会出现翘曲:

  • 我们为脆弱的形式提供支持
  • 在干燥过程中,我们会定期翻面
  • 我们确保所有表面都有平等的空气接触

耐心因素

干燥过程中最大的挑战也许就是耐心。在一个急功近利的世界里,陶瓷干燥是急不来的。我们已经学会将这种等待时间纳入我们的生产计划,并欣赏它给我们的工作带来的缓慢节奏。

我们今天创作的一些作品要在两周或更长时间内才能完成首次烧制--这样的速度将我们与传统的陶瓷工艺联系在一起,而不是现代的大规模生产。

适当干燥的回报

只要方法得当,适当的烘干就会产生这样的作品:

  • 点火前已释放内部应力
  • 保持原有形状而不变形
  • 进入窑炉时,爆炸或开裂的风险降至最低
  • 整体密度一致

这些干燥良好的作品为烧制过程中的成功奠定了基础,在烧制过程中,它们会发生更加戏剧性的变化。

下一步是什么?

作品干透后,就可以进行第一次烧制了。在下一篇文章中,我们将探讨坯体烧制过程--将脆弱的粘土变成永久陶瓷的最初转变。

最新故事

本部分目前不包含任何内容。请使用侧边栏为本部分添加内容。